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12 |
TBI昏迷患者清醒预测模型的研究报告 |
王向宇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2 | 08:12-08:24 |
神经重症患者外周血IGF-1水平对蛋白水平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
田 野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3 | 08:24-08:32 |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症神经外科患者的影响: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
包 贇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4 | 08:32-08:40 |
神经系统疾病住院患者营养状况与支持的横断面调查研究 |
万雅莉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5 | 08:40-08:48 |
鼻饲饮食可提高前白蛋白水平及CD4淋巴细胞计数,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
刘 俊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6 | 08:48-08:56 |
神经重症早期肠内营养患者腹内压轨迹的纵向研究 |
刘胜男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7 | 08:56-09:04 |
肝素结合蛋白(HBP)在预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早期肺炎中的价值 |
耿 新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8 | 09:04-09:12 |
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患者肠道菌群的特征以及变化特点 |
李育平 |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
9 | 09:12-09:20 |
脑死亡患者行器官捐献206例经验总结 |
熊 剑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10 | 09:20-09:28 |
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多活跃综合征的脊髓神经电刺激治疗 |
刘 昊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1 | 09:28-09:36 |
急性脑损伤患者继发心功能障碍的观察性研究 |
毕立清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2 | 09:36-09:44 |
保留骨瓣的减压术(DCO)在治疗颅内高压中的研究进展及实践 |
王杭州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3 | 09:44-09:52 |
超声评估肋间肌增厚分数联合膈肌功能对神经重症患者撤机拔管结局的预测价值研究 |
王 奎 |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
14 | 09:52-10:00 |
外周血流灌注指数在神经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管理中的应用 |
姚 乐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10-10:22 |
颅内感染后孤立性第四脑室的治疗思路及注意事项 |
傅继弟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10:22-10:34 |
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诊疗中的应用 |
方文华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3 | 10:34-10:42 |
CSF长程引流净化技术在脑积水分流感染后再分流中作用的初步探讨 |
陈红伟 | 航空总医院 |
4 | 10:42-10:50 |
阳离子型NIR光敏剂纳米颗粒精准治疗颅内MDR-AB感染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朱温平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5 | 10:50-10:58 |
脑室鞘内注射法治疗颅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经验总结与文献复习 |
康 崟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 | 10:58-11:06 |
中枢神经系统曲霉感染病例分享并文献复习 |
蔡 勇 | 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7 | 11:06-11:14 |
颅内多重耐药G-菌感染的治疗及疗效研究 |
李 严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8 | 11:14-11:22 |
ERRα通过介导NF-κB信号通路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减轻脓毒症相关性脑损伤的机制研究 |
金 珺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
9 | 11:22-11:30 |
改良颞角腹腔分流术治疗颅内感染后孤立颞角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
丛文凯 | 航空总医院 |
10 | 11:30-11:38 |
脑室镜下灌洗联合Omamya囊给药+腰大池引流治疗化脓性脑室炎的疗效分析 |
闫惠颖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11 | 11:38-11:46 |
继发于多重耐药阴性杆菌颅内感染的脑积水治疗策略与预后 |
温 良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12 | 11:46-11:54 |
脊髓电刺激术(SCS)对神经重脱机困难的初步治疗研究 |
梁 平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13 | 11:54-12:02 |
新的神经外科质控标准——在院意外脑疝, |
钟兴明 | 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14 | 12:02-12:10 |
脑室/鞘内注射硫酸多粘菌素B治疗神经外科术后继发的颅内CRO感染的疗效分析 |
杨 磊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