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12 |
AI时代认知障碍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
李 娟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2 | 08:12-08:24 |
护士在预防和管理ICU综合征中的作用与思考 |
王 军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3 | 08:24-08:36 |
基于全程化多学科管理体系对神经外科肿瘤患者疼痛管理的思路与实践 |
黄 娜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4 | 08:36-08:48 |
基于Donabedian三维质量模型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化疗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周志欢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5 | 08:48-08:56 |
基于智慧护理平台的多部门协作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管道护理的应用 |
陈华玉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6 | 08:56-09:04 |
阶段性体位管理在脑干肿瘤枕部切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贺 欣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7 | 09:04-09:12 |
4R危机管理联合信息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外科患者VTE防控护理中的应用 |
乐革芬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8 | 09:12-09:20 |
行电场治疗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自我管理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
泮燕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9 | 09:20-09:28 |
北京市三甲医院危重症护士自我关怀在人文关怀能力及关怀行为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
邓 颖 | 北京医院 |
10 | 09:28-09:36 |
基于i-PARIHS模式的脑胶质瘤术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实践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
赵彬芳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11 | 09:36-09:44 |
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
吴 超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2 | 09:44-09:52 |
基于压力与应对模型的二元应对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 干预方案构建及应用 |
许 娟 | 山西省人民医院 |
13 | 09:52-10:00 |
营养支持因素预测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风险的效果比较 |
陈 若 |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10-10:18 |
小儿头颅畸形98例矫形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及随访的效果观察 |
王勤华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
2 | 10:18-10:26 |
垂体瘤术后患者出院准备需求的质性研究 |
虞 杨 |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3 | 10:26-10:34 |
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协作方案在神经重症患者吞咽障碍护理中的应用 |
詹昱新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4 | 10:34-10:42 |
团体积极心理干预对帕金森患者的应用研究 |
陈金荣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10:42-10:50 |
以目标喂养为导向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关键技术的应用 |
许 彬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6 | 10:50-10:58 |
护理科普联合体的构建及效果评价 |
龚 艳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7 | 10:58-11:06 |
难治性精神疾病行DBS治疗患者全程体验研究——基于患者旅程地图 |
欧一诺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8 | 11:06-11:14 |
儿童颅咽管瘤术后尿崩症的早期识别方法及有效管理策略 |
宋 伟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
9 | 11:14-11:22 |
基于2025版压力性损伤指南的神经外科闭环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效果研究 |
许佳俊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0 | 11:22-11:30 |
基于二元疾病管理理论的移动健康管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药物素养、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
温丽婷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11 | 11:30-11:38 |
4R危机管理联合KAP健康教育模式在脑卒中患者VTE防控护理中的应用 |
王 佩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12 | 11:38-11:46 |
脑瘤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疾病感知与社会心理适应的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 |
黄 婷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3 | 11:46-11:54 |
筛查 - 分层干预 - 再评估 - 随访”闭环工作模式联合洼田饮水试验量表在后颅窝肿瘤术后吞咽障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
王秀梅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4 | 11:54-12:02 |
基于气道湿化效果分级法在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
杨春丽 |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08 |
神经外科普通病房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其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
李洁莉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2 | 13:08-13:16 |
智护神经:AI与神经重症护理的创新交响 |
曲 虹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3 | 13:16-13:24 |
ICU低年资护士对临床恶化的识别和反应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
郭雪琴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4 | 13:24-13:32 |
基于循证的不同风险程度垂体瘤术后尿崩患者临床干预方案制定 |
许 健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5 | 13:32-13:40 |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构建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的护理干预方案及应用 |
卢 放 |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6 | 13:40-13:48 |
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神经外科围术期智能预警系统构建与实践 |
徐建梅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7 | 13:48-13:56 |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对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刘晓晨 |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
8 | 13:56-14:04 |
多模态联合AR技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韩 冰 |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9 | 14:04-14:12 |
脑机接口训练联合自我表露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研究 |
朱 萍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10 | 14:12-14:20 |
经皮耳穴-迷走神经电刺激联合渐进式放松训练在面肌痉挛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王雪琪 | 安徽省立医院南区 |
11 | 14:20-14:28 |
沉浸式关怀+共创式服务 “悦享空间”心灵赋能实践重塑神经外科病房就医体验新维度 |
吴丽金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2 | 14:28-14:36 |
颅内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血压管理的护理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
吴丹丹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00-15:08 |
吞咽障碍患者隐性误吸筛查工具:一项系统评价及诊断性Meta分析 |
孙文静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2 | 15:08-15:16 |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冷水喷雾在经鼻腔垂体瘤切除术后口渴患者中的应用 |
王 芳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3 | 15:16-15:24 |
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造影患者的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 |
陈 红 |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省眼科医院) |
4 | 15:24-15:32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小脑肿瘤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影响因素分析 |
许 欣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5 | 15:32-15:40 |
患者旅程地图联合医护一体化模式在神经胶质瘤患者全周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
马英萍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6 | 15:40-15:48 |
基于机器学习的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
刘娇娇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7 | 15:48-15:56 |
基于智能移动医疗平台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延续性肠内营养支持动态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
朱 玢 | 山西省人民医院 |
8 | 15:56-16:04 |
危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贾春燕 |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9 | 16:04-16:12 |
脑肿瘤患者术前自我准备度潜在剖面分析及对术后短期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
徐 萍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0 | 16:12-16:20 |
基于机器学习的重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病情变化预测模型的构建 |
崔春晓 | 山西省人民医院 |
11 | 16:20-16:28 |
《基于“智随访”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颅脑肿瘤围术期患者症状群管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
郁晶晶 | 江阴市人民医院 |
12 | 16:28-16:36 |
慢性颈动脉闭塞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维持困境的质性研究 |
马铮铮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3 | 16:36-16:44 |
追踪方法学在神经外科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干预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蒋 蕾 |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