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42 |
脊髓电刺激治疗中枢性瘫痪 |
张 黎 | 中日友好医院 |
2 | 13:42-13:54 |
“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远程程控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
孟凡刚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3 | 13:54-14:02 |
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双侧苍白球丘脑束消融术治疗帕金森病 |
潘隆盛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4 | 14:02-14:10 |
帕金森病脑深部刺激后早期语言流利性下降与半球间功能连接改变相关 |
章文斌 | 南京脑科医院 |
5 | 14:10-14:18 |
智能机器人辅助小脑齿状核DBS治疗脑出血运动障碍的临床转化研究 |
陶英群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6 | 14:18-14:26 |
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的诊断及治疗 |
李卫国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7 | 14:26-14:34 |
不同类型肌张力障碍患者丘脑底核局部场电位特征研究 |
朱冠宇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8 | 14:34-14:42 |
基于可感知DBS的帕金森病患者STN-SNr局部场电位变化特点研究 |
任志伟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9 | 14:42-14:50 |
帕金森病合并脑白质病变对脑深部电刺激术疗效的影响分析 |
叶 明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0 | 14:50-14:58 |
联合靶点治疗运动障碍疾病的研究及临床实践 |
卢国辉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1 | 14:58-15:06 |
双基因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的初步探索 |
张 新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12 | 15:06-15:14 |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改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初步探索 |
夏小雨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13 | 15:14-15:22 |
脊髓电刺激植入术临床应用进展 |
李志涛 | 天津市环湖医院 |
14 | 15:22-15:30 |
STN-DBS治疗孤立性全身型或节段型肌张力障碍(RELAX研究):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
王雅宁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40-15:52 |
功能性前颞叶切除术治疗颞叶癫痫:从解剖切除到功能离断 |
张 华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15:52-16:04 |
手术治疗臂丛神经根撕脱后疼痛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
胡永生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3 | 16:04-16:12 |
基于病变癫痫网络和机器学习的融合模型预测TSC相关癫痫患者的致痫结节 |
梁树立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4 | 16:12-16:20 |
基于脑机接口的反应性神经刺激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 |
钱若兵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5 | 16:20-16:28 |
岛叶癫痫的发作症状学及脑电图表现:基于多模态评估的系统分析 |
林元相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 | 16:28-16:36 |
切除或离断性毁损在难治性癫痫中的应用 |
杨治权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7 | 16:36-16:44 |
815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的回顾分析 |
杨瑞金 | 赣州市人民医院 |
8 | 16:44-16:52 |
适合手术治疗的偏头痛患者筛选与手术原则——41例临床总结 |
熊南翔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9 | 16:52-17:00 |
立体定向脑电图在眶额回癫痫及其附加症诊治中的应用 |
乔 梁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10 | 17:00-17:08 |
立体脑电图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在药物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郭效东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
11 | 17:08-17:16 |
癫痫动力学分析方法在后头部癫痫的外科应用 |
树海峰 |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
12 | 17:16-17:24 |
双波长双输出的新型MRgLITT系统治疗颞叶内侧癫痫和非颞叶内侧癫痫的疗效比较:一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 |
林敬铨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13 | 17:24-17:32 |
神经电刺激术治疗非典型面部疼痛 |
王 宁 | 航空总医院 |
14 | 17:32-17:40 |
脊髓电刺激在慢性神经性疼痛管理中的疗效观察与机制初探 |
王 宝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